來源:朝陽少俠
作為建國240年間發動過200多場戰爭的資深“戰爭販子”和“世界亂源”,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再次嫻熟上演口蜜腹劍、趁火打劫、誣蔑抹黑等傳統技能:
▲ 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不斷煽風點火,加劇緊張局勢,自己卻在大西洋彼岸隔岸觀火。 (漫畫|劉蕊)
畫出加入北約大餅,給出安全保障承諾,把烏克蘭推入戰爭火坑,而后變臉稱“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兵”;
明火執仗強搶俄羅斯資產,煽動歐俄對立,禍亂歐亞地區,西引難民入歐,東驅資本回流,坐收漁利;
混淆是非、顛倒黑白,把戰爭責任完全推給俄羅斯,自扮正義使者,一邊火上澆油,一邊反咬中國救火不力,意欲禍水東引……
然而,眼下的“烏克蘭災難片”只是美國導演的霸權霸道霸凌連續劇中的一集,相似的爛俗劇情早已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上演并“翻車”無數次。
1823年,美國總統詹姆斯?門羅發表著名的《門羅宣言》,打出“不再殖民”“互不干涉”“美洲體系”三條口號,起初也一度受到拉美國家歡迎。但自那以后,歐洲列強仍在拉美不斷犯下新的殖民罪行,美國卻對此無動于衷,門羅主義“不再殖民”原則淪為空談。
美國高唱“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”,心里想的卻是“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”,意圖將拉美納入勢力范圍。美國通過“西進運動”吞并了大半個墨西哥,通過“南進”控制了兩洋交通線(巴拿馬運河),把加勒比海變成了美國的“內湖”,并試圖把整個拉美變成“后院”。
▲ 19世紀末,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?麥金萊宣稱根據上天意旨對西班牙展開戰爭并奪取其殖民地,將波多黎各、關島、菲律賓、古巴歸于自己的控制之下。
拉美人民逐漸看清門羅主義的實質,指出“美洲體系”實質是美洲殖民體系,要求美國放棄對拉美干涉,呼吁“星條旗在新大陸不要再成為壓迫的象征”。
門羅主義還衍生出“羅斯福推論”“泛美主義”“大棒政策”等種種版本,但都擺脫不了霸權內核。二戰后,美國更是無數次打著“傳播民主”旗號,對拉美國家不斷進行政治干涉、軍事介入和政權顛覆。
▲ 美國標榜通過門羅主義保護拉美國家免受歐洲殖民主義侵害,實際上卻隱蔽地建立起對這些國家的控制。 (漫畫|劉蕊)
今年1月,拜登在執政一周年講話中聲稱“拉美不是美國的‘后院’而是‘前院’”,自認為將拉美地位從“后院”提升至“前院”是老大哥給予小弟的恩賜,殊不知這恰恰暴露出美國一貫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態,只會招來更多反感和憤慨。正如巴巴多斯總理莫特利此前接受BBC記者采訪時直言:“我們不是美國的后院,我們是鄰居。”
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,美國狠狠秀了一把“趁你病要你命”的老套路。美國大肆截留本應運送到拉美國家的抗疫物資,加碼對古巴和委內瑞拉制裁,制造人道主義災難。
在拉美國家最需要疫苗的時候,美國卻囤積2億劑疫苗,借機大搞特搞“疫苗脅迫外交”,甚至要求拉美國家拿出冰川等國家資源、中央銀行儲備金、使館建筑或軍事基地等作為擔保,可謂無理、無恥至極。
美國的強盜行徑激起國際民憤。許多拉美國家表示“幸虧還有中國疫苗”,紛紛同中國等國家開展疫苗合作,成功粉碎了美國“疫苗訛詐”企圖。
現在全球疫苗供應比以前有富余了,美國又擺出一副“慷慨大方”的姿態向拉美提供疫苗,還聲稱要同拉美各國共同制定“美洲衛生復原行動計劃”,幫助拉美國家改善衛生系統,以便更好防范域外勢力借疫苗外交“滲透”影響力。
但躲過一劫的拉美國家不會這么健忘:美國吝于同富貴,更不會共患難,對美國心存幻想、單向依附是自尋死路,獨立自主、聯合自強才是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