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牛彈琴
戰場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。
一覺醒來,烏克蘭宣布,烏軍展開反攻,已收復了基輔周邊伊爾平、布查、戈斯托梅利等30多個城鎮,整個基輔地區,已從俄軍手中獲得“解放”。
只是很多城鎮,已經是一片廢墟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4月2日指責,撤離的俄軍,在房屋周圍留下地雷、廢棄設備,“甚至是遇難者的尸體”……
美國的衛星照片則顯示,距基輔西北僅18英里的安東諾夫機場,原先一直在建筑防御工事的俄軍,突然消失了。
戰火爆發第一天,俄軍就攻占了這座機場,俄烏軍隊曾展開了激烈爭奪。
此外,俄軍已經完全撤離烏克蘭北部的切爾諾貝利地區,4月2日上午11時,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舉行了升烏克蘭國旗儀式,人們唱起了烏克蘭國歌。
俄軍在迅速撤退,烏軍不斷收復失地,至少是目前我們看到的最新進展。
戰爭就這樣結束了?
烏克蘭不這么認為。
澤連斯基警告:俄羅斯只是在重新部署,俄軍離開的城鎮還將遭遇火箭等遠程攻擊,另外,東部的戰斗將更加激烈。
俄軍此前也表示,第一階段作戰任務已經完成,下一步的重點,就是“完全解放”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。
如果真是這樣,那確實不排除:西線將逐漸無戰事,東線戰火將更猛烈。
最激烈的戰斗,還是在東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。在一個多月的圍城戰中,這座城市90%的建筑已經被摧毀。
好消息是,俄烏已達成協議,允許45輛大巴開往馬里烏波爾,疏散躲藏在廢墟下的平民;壞消息是,戰斗還將繼續,俄軍勢在必得,整座城市將在巷戰中徹底摧毀,似乎已是必然。
對俄軍來說,拿下馬里烏波爾,意味著一個重大勝利,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就可以連為一片。
按照波蘭總理的分析,烏克蘭可能會被一分為二,俄軍掌控烏克蘭東部和南部三分之一國土,然后大家慢慢談。
最糟糕的情況,則是烏克蘭“阿富汗化”。
烏克蘭總統顧問米哈伊洛·波多利亞克4月2日就分析,西方就是希望,烏克蘭“阿富汗化”。
什么是“阿富汗化”。他的解釋是:
“‘阿富汗化’,是指全國各地出現強大的游擊抵抗,給侵略者造成數月甚至數年的重大損失,從而大大削弱了占領者軍隊的力量。這樣的情況,發生在蘇聯試圖控制阿富汗期間:阿富汗游擊隊一年又一年,摧毀并削弱了蘇聯占領者。結果,整個俄羅斯被削弱了。”
“我們的一些合作伙伴認為,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會發生類似的事情。俄羅斯人卻不這么認為。他們在東部和南部建立了基地,并規定了惡劣的條件。所以如果我們想要,我們沒有重型武器,就絕對不能解除對東部和赫爾松的封鎖,并盡可能將俄羅斯人趕回去。”
在中國與巴基斯坦外長會晤時,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指責,西方企圖把烏克蘭變成“第二個阿富汗”。他說:“那些試圖把阿富汗變成世界政治中心的人,現在正試圖用烏克蘭取代阿富汗。我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”